body {background-color:#f5f2ee;}
首页
|
司法业务
|
信息公开
|
公众参与
|
网上办事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工作动态
做新时代最美基层人民调解员——漳平市赤水司法所助理员陈建仁
发布:2017-12-29 09:09   来源:漳平市司法局 

    在农村,林地权属问题是个大事儿,村民间宅基地分配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很多,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调解员我调解了不少这样的纠纷。

 

    “李某修建机耕道占用了我的承包田请调解员协调”

 

    “刘某与胡某间又因通行道问题引发矛盾纠纷了”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小事不解决也能拖成大事,有民间纠纷的地方,就有人民调解员的身影,一个个矛盾纠纷,一场场苦口婆心的调解,基层人民调解员的身影遍布了田间地头、山林滩涂、乡镇企业,以“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的工作理念诠释了基层人民调解员这个神圣的称谓,坚守着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015年我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乡镇司法所工作,也成为了一名平凡而光荣的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工作在基层调解一线,对基层人民调解那些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是辛苦的,需要“沉下心”。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地触及了人民群众深层次的利益问题,新农村建设开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安全生产、交通安全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征地拆迁、山林土地、水利权属、涉法涉诉信访、家庭矛盾等引发的矛盾纠纷逐年增多,基层调解工作涉及的面越来越广,但基层的老百姓普遍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较淡薄,面对一件件大大小小的纠纷,一个个情绪激动地纠纷当事人,需要有“俯下身子接地气,沉下心去扎住根”的工作态度,在调解过程中我不能一味的“陈述”法律条文,要以他们喜欢听,好理解,又易于接受的“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解,不仅如此有些矛盾纠纷是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需要沉下心深挖纠纷焦点症结,反复做通双方工作,组织多次“面对面,背靠背”的调解工作才行。如2016年我所在调委会辖区发生一起因雇佣关系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被雇佣方在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受重伤,造成双眼失明的严重人身损害事件,事后双方家庭因赔偿责任问题引发激烈纠纷,调委会接到双方申请后我立即开展调查工作,组织动员受损害方进行伤残等级鉴定,随后在明确双方法律事实关系和赔偿责任划分后组织双方就赔偿金额进行协调,但因赔偿数额差距过大,前后我组织了现场调解7场次,走访双方当事人9次,最终这起耗时一个月的重大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是繁杂的,需要“练本领”。新时代的农村矛盾纠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新情况新变化,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一亩三分地的矛盾纠纷,出现了大量劳动、合同、借贷、工伤等新类型纠纷,农村基层调解工作琐碎、繁杂,这其中需要付出辛苦,更需要付出智慧,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纷繁复杂的调解实践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调解员需要逐渐探索出有效的调解方法,更需要有扎实的法律功底,提高实务中的法律运用能力,为此我通过努力于2016年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成为了一名公职律师,学以致用,运用相关法律知识,使得调解工作更有说服力,调解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是“孤独”的,需要“有初心”。作为一名偏远乡镇的司法行政干部,生活在最基层,工作在最基层,刚参加工作时也会有孤独和迷茫,但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甘于奉献,要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每件矛盾纠纷得到圆满的解决,让每个纠纷当事人在调解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是凭借这样的初心,鞭策我在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不断前行。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思想指导新作为,党的十九大做出历史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调解一线的人民调解员,我的工作很平凡,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然而,每一件纠纷的调解工作背后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殷切追求和渴望,我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投身于伟大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事业中去,做新时代最美基层人民调解员。

阅读:[打印] [关闭]